近日,一則關于一對老兩口被女兒送進養老院的新聞登上熱搜,
引發網友熱議。

重慶的陳大爺在養老院稱“吃不好飯,睡不著覺,還不能回家”!
原來是自己的女兒強迫他和老伴住養老院,如今住不慣,想搬出去,卻遭到女兒拒絕。

陳大爺說,自己和老伴的退休金加起來1個月有12000元,
原來有一棟房子,趕上房子拆遷,住進養老院后所有的財產都給了女兒。
據了解,陳大爺平時需要坐輪椅,老太太阿爾茨海默病,都是失能人員。
老人的女兒則稱,自己是獨生子女,既要上班又要照顧孩子,確實沒辦法照顧老人。

對于如何養老,很多網友建言獻策。
有網友評論,拿退休工資請個保姆;

有網友認為,如果父母不能自理,進入專業的養老院可能會更好;


但有網友認為,不能接受自己的父母被送進養老院,自己照顧父母會更好。


2020年我國65歲以上人口達1.91億,占總人口的13.5%;
預計2057年,中國65歲以上人口達4.25億,占總人口的32.9%—37.6%。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面臨養老難題,如何照顧好老人已成為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
很多老人也開始琢磨自己的養老方式。
目前,國內比較主流的養老模式分以下幾種:
一、居家養老
1、定義
居家養老是指老年人按照我國傳統的生活習慣,選擇與家人居住在家庭中,而不是入住在養老機構或養老社區內,安度晚年生活的傳統養老方式。
2、優點
(1)以家庭親緣為紐帶,滿足中國家庭三代同堂、承歡膝下的美好夙愿,保留了傳統的家庭關系和鄰里關系。
(2)養老支出少,對家庭的經濟負擔不是很大。
3、劣勢
(1)老年人缺失專業的健康服務和護理服務
(2)子女在護理方面的負擔很重,加上很多子女由于工作忙,基本沒有時間照顧老年人,因此老人精神上難以獲得慰藉,健康上得不到有效護理。
(3)現在的空巢老人將近一半,很多居家養老基本處于老人自我養老的窘狀。
4、適合人群
由于受傳統文化影響深遠,特別是高齡老人和對到養老院和護理院養老都存在著一定的偏見或顧慮的老人。還有適合家庭成員有充裕時間提供基本的護理服務或家庭經濟狀況比較差的家庭。
二、社區式居家養老
1、定義
老年人在家庭居住與社會化上門服務相結合的一種新型養老模式。這種模式可以確保老人、子女、養老服務人員、政府各取所需,促使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2、服務內容
(1)提供“五助”服務。即助餐、助浴、助潔、助急、助醫。
(2)提供日托或全托服務。日托是指白天在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生活,晚上回家休息;全托指全天生活在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長者。
(3)提供文體娛樂服務。如設有閱覽室、棋牌室、組織老人調廣場舞、健身操等。
(4)由志愿者提供法律咨詢、心理咨詢等服務。
3、優點
(1)符合政府養老產業政策,國家鼓勵各種形式資本進入居家養老服務領域,并給以一定的資金支持。
(2)社區居家養老兼顧家庭養老和社會上門服務養老,彌補了家庭養老和機構養老的不足,受眾廣泛,深受長者歡迎。
(3)和機構養老及大型老年社區相比,此類型養老模式投資小,對后期運作資金壓力不大。
4、缺點
(1)投資回報率較低,通常呈收支平衡或微利狀態。
(2)對服務提出的要求高,從國內的社區居家養老現狀來看,財力和人力不足仍是困擾服務質量和設施完善的重要瓶頸。
(3)單體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往往發展受限,***佳發展模式是連鎖化經營。
5、適合人群
傳統家庭觀念比較重不想離家,子女工作太忙照顧不到的空巢老人。
三、機構養老
1、定義:
是指為老年人提供飲食起居、清潔衛生、生活護理、健康管理和文體娛樂活動等綜合性服務的機構,通常有養老院、老年公寓、敬老院、護理院等形式。
2、分類:
根據服務對象的不同,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自理型異地養老機構(候鳥式):該類機構通常建在環境優美,氣候條件獨特的地點興建,主要服務對象為自理老人,實現老人“冬去海南避寒,夏去東北避暑”的愿望。
(2)自理、介助、介護型養老機構:入住長者可分為自理、介助及介護型。不同類型長者入住后將分不同樓幢或不同樓層入住,并提供不同的養老服務需求。
(3)醫護型養老機構:在一定范圍內,為長期臥床老年患者、殘疾人、臨終患者、絕癥晚期和其他需要醫療護理的老年患者提供基礎護理、??谱o理等服務。
3、服務內容
(1)生活照料:為長者提供餐飲、助潔等生活照料服務,體現老有所養的服務宗旨。
(2)醫護照料:提供醫學評估、定期體檢、醫療心理咨詢、失能失智老人醫護、慢病康復等一系列服務,體現老有所醫的服務理念。
(3)提供文化愉樂設施,組織形式多樣的文化愉樂活動,在此基礎上組建各種長者社團,從而體現老有所學、老有所樂的服務宗旨。
(4)部分養老機構尚提供創作室,為退休前有一技之長的長者提供發明創造的便利,真正體現老有所為的理念。
4、優點
(1)長者集中居住便于管理和服務。
(2)便于各種養老附加產品的開發,如組織機構內自理老人異地旅游、營養保健品的營銷、老年介助介護產品推銷等,從而形成多點開花的模式。
(3)當服務提升到一定水準后,可形成良好的口碑效應,從而可進一步提高入住率,為營利打下良好的基礎。
(4)可促使養老團隊快速成長及標準化服務體系及流
5、缺點
(1)機構養老若自建物業往往投資大,成本回收周期長;若租賃物業往往面對租金壓力和租期的不確定性等因素困繞。
(2)很多地方存在一床難求的現象,尤其是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或組織、綜合性社會福利機構設立的養老機構,由于價格低,服務好,性價比高,普通老人很難獲得床位。
(3)醫養結合難。
(4)情感慰藉偏少。集中供養模式下,與子女等家庭成員之間的聯系會減少,老人情感慰藉偏少。
6、適合人群
喜歡過群體生活、喜歡熱鬧的老年人,尤其適合孤寡、空巢老人、需要介護照顧的老人。
雖然養老院一直都是剛需,但現實是,
好的養老院住不起,便宜的養老院不敢住。
隨著老齡化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人探索出了各式新潮的養老觀念,
既不用去養老院,也不拖累子女。
以下幾種新型養老方式,你了解過嗎?
酒店養老
***近,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
2022年1月,家在西安的一位獨居老人蔡秀琴阿姨,因為家里房子拆遷,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住處,就臨時住進了酒店。
住了一段時間后,她萌生了就算在酒店養老也不錯的想法。
首先,性價比高。
蔡阿姨要是不住酒店,就要去外面租房子,條件差不多的房子一個月也要3000元,再加上請人打掃衛生做飯,怎么也要2500元,再算上生活費,一個月怎么也要7000塊。
住在酒店,不用打掃衛生,酒店的服務也很周到;
吃飯問題也很好解決,蔡阿姨選擇的這家酒店,提供自助早餐,且菜式豐盛,不僅有中餐,也有西餐,還有飯后水果。
午餐和晚餐,蔡阿姨會選擇吃速食或者叫外賣解決,想吃什么就點什么,不用買菜做飯,不用刷鍋洗碗。
其次,進出自由。
要是進了養老院,凡事都要聽從安排,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報備,連孩子來看望,都要預約探視,自由生活慣了的蔡阿姨很難接受這一點。
相比養老院里護工的頤指氣使,酒店的服務人員更加尊重客人、禮貌又不失熱情。
***后,適應獨居。
有人問,蔡阿姨為什么不跟自己的孩子住一起。
這個問題,蔡阿姨看得很開,孩子成家后,都有自己的生活。
兩代人的生活習慣不一樣,住在一起,難免會有摩擦,再加上蔡阿姨是獨立慣了的一位老太太,也不喜歡自己的生活被打擾,所以還是習慣獨居。

酒店養老的模式,相比于養老院更自由,更便宜,但也非??简灷夏耆松畹淖灾餍?、獨立性。
當你不想跟孩子一起住,也有自己的精神生活,酒店養老不失為一種節省人力、財力的養老方式。
旅居養老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對養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年輕的時候,他們把時間、金錢、精力都花在孩子、工作身上,退休后終于有時間追求自己的詩與遠方。
于是,“旅居養老”應運而生。
央視《走遍中國》曾播出一一系列節目《旅居養老樂在途中》。
節目中,78歲的王大爺說,四處旅居就是一個尋找理想養老居所的過程。
見過不同地方的風土人情之后,他***終選擇了揚州,賣掉了老家的房子,住進了當地的老年公寓。
云南的大理、西雙版納,海南的三亞便是國內熱門的旅居養老地。
如果國內旅居還不過癮,也有人已經把眼光轉向國外。
54歲的王儀在泰國的養老生活,令不少人心生羨慕。
自從老伴離世,王儀偶然一次到泰國旅游,就愛上了海島風光愜意的生活。
通過辦理養老簽證,選擇去泰國旅居生活。
之所以選擇泰國旅居養老,首先因為泰國生活成本不高。